德國醫學家替肝癌末期病患注射自體骨髓幹細胞,讓病患自行長出新的肝細胞,結果七成五的病患不但兩年後依然存活,且肝功能健全,為肝癌治療帶來新希望。
台大醫院肝膽外科主治醫師吳耀銘說,這或許是未來努力的方向,但恐怕需要更多研究與病例證明注入的幹細胞跟肝功能改善間的關聯性。
英國每日電訊報廿七日報導,德國杜塞多夫大學的外科醫學專家自肝癌末期病患的髖關節取出骨髓幹細胞,注入病患體內依然健康的部分肝臟。肝臟具有再生功能,但這些病患肝臟健康的部分僅剩百分之廿,無法以手術治療。
醫師讓這些病患體內供給肝臟中遭癌細胞侵襲部分的血流改道,流至剩餘的健康部分,以加速新肝臟細胞的成長,並將幹細胞注入流往肝臟健康部分的血流中。
結果,接受幹細胞注射的八名病患中,六人在兩年後依然在世,且肝功能健全。
這支醫學團隊在「放射學」期刊發表報告指出,病患在注射幹細胞數周後,即長出足夠的肝臟組織,讓醫師可將遭癌細胞侵襲的部分切除。
吳耀銘說,幹細胞療法仍有不少空間待突破。他說,主要的難題在於不管是骨髓幹細胞,或是從胎盤、臍帶血取出的幹細胞,在體外分化為肝細胞的情況不錯,一旦打進體內,往往不如預期中理想,醫界一直嘗試突破。
吳耀銘指出,儘管研究發現兩年存活率不錯,但也有研究者認為,幹細胞分泌的生長因子也可能發揮修復功能。
他表示,國際間也已嘗試在急性肝衰竭、肝硬化等患者身上進行肝臟細胞移植,目前已做了六、七十例。不管是移植肝細胞或注入幹細胞,目的在取代壞死的肝細胞,基本上還是要合併其他療法。